习近平将出席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并举行有关活动
贯彻落实四次全会精神·年中看进展丨靶向发力纠治顽瘴痼疾
习近平同志《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》第一卷、第二卷出版发行

在公园捡到手机 破解手机微信支付密码转走6千多元

发布时间:2020-06-19  来源:中国法治新闻网  字体大小[ ]

  全民公众讯(杨力)近日,奎屯市人民法院以盗窃罪判处被告人周某某拘役四个月,缓刑六个月,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。当庭宣判后,被告人周某某表示认罪服判。

  2020年3月31日16时许,被告人周某某在奎屯市某公园电动车停放处,拾得被害人董某遗失的黑色VIVO手机。在破解了手机的微信支付密码后,于2020年3月31日至4月1日,采用微信面对面收款、发红包、转账方式,将董某微信账户内6316.5元盗走。案发后,赃款追回并发还被害人。

  公诉机关认为,被告人周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秘密窃取他人财物6316.5元,数额较大,应当以盗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;鉴于被告人具有坦白、自愿认罪认罚情节,建议判处被告人四至五个月拘役,并处罚金。

  被告人周某某对指控事实、罪名及量刑建议均无异议,且签字具结,在开庭审理过程中亦无异议。

  法院经审理认为,被告人周某某构成盗窃罪。公诉机关的指控成立,量刑建议适当,予以采纳。被告人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,依法可以从轻处罚。被盗钱款已追回并发还被害人,可以酌定从轻处罚。被告人自愿认罪认罚,依法可以从宽处理。综合考虑本案案情、公诉机关的量刑建议、被告人的悔罪表现、损失挽回情况、相关司法行政机关的社会调查意见等,决定对被告人周某某从轻处罚并适用缓刑。依据刑法的相关规定,遂作出上述判决。

  法官提示:

  新时代的中国已基本进入无现金支付时代,电子支付给百姓的生活不仅带来极大的便利,对杜绝假币犯罪和传统型财产犯罪也起到积极作用。但同时,个人电子支付信息被不法分子套取、破解后,很容易悄无声息地转移被害人钱款,电信网络诈骗及新型盗窃对财产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。

  法官提醒:

  对自己的微信、支付宝的密码及绑定的银行卡的密码设置要特别注意,并要时常更换,保护好手机的安全,就是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,在使用电子支付时要特别注重保护好个人信息安全,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财产损失。

  当你在拾到他人遗失的手机后应及时返还或上交有关部门,千万不要心存侥幸,甚至破解手机、微信和支付宝的密码,转移他人微信、支付宝、银行卡内的钱款,这是盗窃行为!!!达到2000元就构成盗窃犯罪,将被追究刑事责任。

中国法治新闻网责任编辑亓淦玉

【免责声明】:以上图、文、音/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(本网原创文章除外),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。我们尊重原创,也注重分享。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,禁止用于商业用途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、法规、政策,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,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: 3555333776,微信号:GAN160003,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。电话:010-89525216。本网投稿邮箱:3555333776@QQ.COM。通讯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(华声国际大厦)1层 1 2 1号。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,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、来源:XXXXX网站。
点击查看更多评论>>发表感言:
验证码,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。